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专题专栏 >> 历史地情 >> 无锡人文 >> 无锡方物

        【漫谈无锡胡氏家族教育家精神】之一:全情献身新教育

        时间:2018-05-03 15:11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  来源: 无锡日报       字号:[ ]

        □ 于书娟

          编者按: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,弘扬教育家精神,主张教育家办学,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。在最佳娱乐365bet_365时政_365bet线上娱乐惠山区堰桥街道村前村,有一个教育世家,其先祖是北宋着名教育家胡瑗。近代以来,从胡和梅开始,连续几代的家族子弟中,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超过了20人,胡雨人、胡敦复、胡刚复、胡明复、胡彬夏等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他们不仅在近代无锡的新式教育、女子教育、社会教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更是在近代中国的师范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科学教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为让更多读者了解胡氏家族的教育故事,传承与弘扬他们身上的教育家精神,本报今起刊发“漫谈无锡胡氏家族教育家精神”系列笔谈,敬请关注。

          胡瑗,史称安定先生,是北宋着名教育家,他率先采取“分斋教学”之法,提倡“明体达用”之学,开创了有名的“苏湖教法”。近千年后的1840年,他在无锡村前的子孙胡和梅出生了,此时正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,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重大危机,这样灾难深重的时代,急需大批愿意为国分忧、为民请命的知识分子。而改革教育传统,培养新式人才,逐渐成为当时知识界与教育界的共识。胡氏家族子弟血脉中的教育基因被激活了。
          教育家需要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。自甲午战争后,胡和梅、胡一修和胡雨人开始转向新学,并且“无日不以兴学为职志”。父子三人带领全族,先后发起创建了“天授乡公学”“胡氏公学”“无锡天上市尤家坦设师范传习所”“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”“天上市村前图书馆”等新式教育机构,极大地推动了无锡地方教育的发展。如果你来到今天的堰桥胡氏小学,还能够看到当年胡家先辈办学的遗迹 —— 钟楼。同时,胡雨人还先后担任过北京女子师范学校、江阴南菁中学、无锡公益工商中学、省立宜兴中学等着名学校的校长。以胡敦复为首的第三代胡家子孙,也秉承了家族的教育精神,不仅多人在清华、复旦、东南、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任教,还发起成立立达学社、中国科学社,创建了私立大同大学,坚持教育救国、科学强国,在数学、物理学等科学教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          教育家需要全情投入的奉献精神。为了兴办新式学校,胡氏家族投入了全部的积蓄,以至于胡氏公学开办后,“兴学举债历年亏累,祖产荡然无存。”甚至捐出“故居地宅备学校扩充之用”。随着学校声誉日隆,规模扩大,办学经费经常捉襟见肘,再加上天灾兵祸,维持不易。而胡雨人虽然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校长,但很少支领薪水。至于胡敦复等人创办的大同大学,经费更是主要依靠同仁的捐助,同仁在学校任教,不仅分文不取,还要根据个人在他校兼课的收入情况,自愿捐款给大同,以维持学校的必要开支。正所谓“教者不假外求,薪俸全行捐纳”。据统计,截至1916年7月31日,胡敦复作为大同大学的15位发起人之一和校长,向学校捐助的款项超过了1万元,占到全部捐款的1/4。胡明复、胡刚复、胡彬夏等人回国后,都曾经协助兄长,参与大同大学的建设,他们不仅义务任教,也经常给学校捐款。为了维持大同的教育教学,胡明复经常把私囊充公,在1917—1927年10年间,他为大同办学的垫款高达2万余元。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,才让他们真正把教育作为毕生的事业去追求、奋斗。
          当前,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期,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此,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的教育家,更需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每个教师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之中,让每位教师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中华崛起而教的伟大事业之中。

          (作者系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)

         

      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

        关闭窗口